二零二一年七月五日下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黑龙江文学成就展暨黑龙江文学馆在哈尔滨开幕。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出席开幕式并为文学馆揭幕。

黑龙江文学馆

 

项目介绍

  哈尔滨文学馆坐落于1954年,是一座古老的欧洲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群,为国家二级保护建筑,现已被改造为博物馆群,黑龙江文学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创作中,充分考虑了文保建筑的要求,满足了文学馆的主要功能和需要,规划了远古至近现代黑龙江文学的丰富内容,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实施。

 

 

亮点欣赏

  黑龙江文学馆共分为三层:一楼为公共空间,包括专题文献室、文研室等;二楼为专题馆、书画词库、多媒体放映厅,重点展示黑龙江各文学体裁的创作成果。

  三楼为文学馆主展厅和嘉宾报告厅,突出展示68位自远古及近代以来黑龙江重要作家、72位曾工作和生活过的优秀作家。

文学馆分区设计

 

一楼| FIRST FLOOR

  黑龙江文学馆设计风格是以白桦树为代表的经典作品,白桦树的颜色,木质的纹理,浪漫的情调。进入文学馆,第一眼就能看到那雄壮奔放的《黑龙江文学馆》几个字,是由著名老作家王蒙先生题写的。

  馆内装饰着一排大小不一、高低不一的白杨树,枝干上刻着不同颜色的书名,如一排架子上的巨幅作品,寓意黑龙江文学根植于黑土地,记录着沧桑的历史与丰富的情感。

展厅设计

 

二楼| SECOND FLOOR

  二楼有8个专题展览厅,根据文学主题的不同分类排列。长篇小说、诗歌、散文……全都搬到了各自的“家”,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特色,等待与观众的“相遇”。

  除专题展厅外,二楼还设有多媒体展示厅。影剧院内,观众可欣赏到大量改编自黑龙江作家作品的影视精品。

放映厅设计

 

三楼| THREE FLOOR

  三楼为《黑龙江文学展陈》,整个大厅采用书架形式分割空间,采用回字型结构,确保观众看得清楚、流畅。

 

 

序厅

  前厅以“书”为设计元素,镂空透明墙壁如活页等。图书汇入蜿蜒的黑龙江,连绵不断,象征文学源远流长,蕴涵深远。以脊字为中心的展览厅,使人一目了然。

序厅设计

 

黑龙江古代文学

  黑龙江古文部分以宣纸纹理为壁面肌理,展台如书案般展开的画卷,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代名作,等待着观众的赏识。

展馆设计

  “嘎仙洞”石壁北魏时期的祝文是黑龙江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原的嘎仙洞微缩山体模型模拟了古代鲜卑人在此居住的环境,并还原了嘎仙洞自然地貌。

展品模型

 

黑龙江近代文学

  黑龙江近现代文学部分以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为每个章节的背景符号,共同展示黑龙江近现代文学的丰富和发展。在空间中加设屏风来增加展线长度,并利用自动内转展柜,展示了当时作者的珍贵手稿。

展厅设计

  展览厅内有大型的林海雪原艺术群雕,前景是解放军滑雪队指战员在雪地上的塑像,背景是一座山峦,生动体现了解放军不畏风雪的英雄气概,使观众联想起了大面积的雪原艺术群雕。

展厅设计风格

 

黑龙江当代文学

  进入黑龙江当代文学部分,展厅中央设有可移动的长方形双层展台,展示重要作家的文学作品。展览厅两端设有精品柜,放置文学馆藏珍贵照片。终端设计了可伸缩式投影幕布,可以满足约30个人在此开一个临时的交流会。

文学展厅设计

  在这些作品中,以翻开书本为元素,还有几个即将翻开的页面,生动地还原了书籍的造型。在版面设计上按照文体特征划分板块,平面和立体相结合,强化了展览厅的节奏感和艺术性。

文学展馆设计

 

黑龙江流域的民间文学

  布达拉宫位于黑龙江流域的民间文学部分,讲述流传于黑龙江的一系列故事。展览厅选取故事相关内容的插图、民族图腾等元素,展现黑龙江民间文学的特色。

民间展馆设计

  展览厅内设有呼兰河传群雕,是根据侯国良专家提供的有关资料设计而成。作品形象地表现了萧红和外公、邻舍、两个外孙以及团圆儿媳的情景,描绘了20世纪初黑龙江的乡村景象。

雕塑设计

 

国外黑龙江文学的传播

  黑龙江文学的海外传播部分以流线隐喻了河流的流动,构成了黑龙江流域作品外海的创作理念。展览厅设有小型书房场景。桌上陈列着文物萧红和萧军的往来信函,民国风格造型的窗子上贴着两人的旧照片和有关资料。

展览厅设计

 

  黑龙江省文学馆开幕,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黑龙江文学馆作为一项献礼活动,肩负着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精品力作,热情讴歌党百年华诞的伟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