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荔湾区永庆坊的人气跟室外气温一样高,酷热阻挡不了市民前来逛街的热情。粤剧艺术博物馆门外甚至排起了队,要等候片刻才能进场。夜幕降临,永庆坊的人气更旺了,今年刚入驻的知名演艺品牌MAO Livehouse观众络绎不绝。

 

 

因文化而来的人气、烟火气,是文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的最佳例证。近年来,荔湾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用“绣花”功夫打造荔湾文商旅活力区。依托深厚文化底蕴,着力挖掘维护优秀文化资源,创新搭建文化传承展示载体,培育构建现代文化产业和服务交流体系,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更加融合、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更加契合的发展新格局,书写好文化强区建设的答卷。

 

从保护到传承:老城焕新美如画

前不久,“发现老城焕新之美”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开街二周年主题活动举行。永庆坊原住民、岑能咏春传承人岑兆伟率队以极富西关味道的咏春拳拉开活动大幕。这里打造了全市首个非遗街区,11间非遗大师工作室集展示、展销、体验等功能于一身。与相邻的潮流文化空间和谐共生,共同织就一幅生机勃勃的都市风情画。

 

 

从保护到传承,非遗街区犹如一扇窗口投射着荔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创造转化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

荔湾拥有14片历史文化街区,占广州保有量的54%;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8处、非遗项目60个、代表性传承人77名、“中华老字号”企业11家,有粤剧、粤曲、西关美食等享有美誉的文化符号。

荔湾把握岭南文化中心区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规划战略引领作用,打造白鹅潭商务区、荔湾文商旅活力区、海龙围科创区三大发展平台。提升城市文化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中,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主体结构今年5月已全面封顶,预计2023年建成。

从创新到融合:乘风起舞新跨越

今年初,电影《雄狮少年》票房火爆,让岭南文化实力“出圈”。这部高分国漫电影由荔湾区文化企业易动文化制作出品。

在荔湾区,像易动文化这样的文化标杆企业还有不少。各产业园区入驻的文化企业总数超300家,产值超60亿元,从业人员5000人以上,成为荔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这背后,从创新到融合,荔湾文化发展向前迈进:

出台《荔湾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办法》支持创新创意业态集聚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等“文化+”项目,逐步形成珠江西岸创意园区集群及荔湾路、恩宁路、荔枝湾、沙面等文创产业组团,构建具有荔湾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引导文化产业园区加强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升级打造新兴产业园区,吸引文化产业落户,荔湾区“三大平台”之一的海龙围科创区积极引入动漫游戏、数字影音、网络文化、数字体验等新兴业态,打造数字传媒创意产业集群。

面对疫情考验,荔湾区举办文化旅游金融路演复工复产专场活动、文旅政策宣讲会暨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交流活动等,联合数家市文化特色银行发起2亿元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基金,助力文旅企业。

 

 

荔湾拥有陈家祠、西关永庆坊旅游区、沙面·西堤旅游区3个A级旅游景区,精品酒店、民宿等新文旅新业态不断涌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为广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添新增彩。9月5日公示的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五批名单中,荔湾区成功入选。

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荔湾区共有文化馆及社区点位213个、图书馆及各服务点121个、备案博物馆8家。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展览场馆,譬如精心修缮升级的李小龙祖居,获评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典型案例。